PET核磁是什么检查?
PET核磁检查(PET-MRI)是一种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(PET)的分子成像功能与磁共振成像(MRI)卓越的软组织对比功能相结合的先进医学影像技术。以下是关于PET核磁检查的详细介绍:
基本原理
PET原理:PET通过将某种生物代谢必需物质(如葡萄糖)标记上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(如F18),注入人体后,根据该物质在代谢中的聚集情况来反映生命代谢活动,从而达到诊断目的。例如,恶性肿瘤组织因葡萄糖代谢旺盛,会聚集较多标记物,通过PET可清晰显示。
MRI原理:MRI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,使人体内的氢原子核产生共振现象,通过检测这些共振信号来生成详细的解剖图像,尤其对软组织的对比度高。
优势
高灵敏度与准确性:PET-MRI融合了PET对病灶的敏感检测优势和MRI的多序列成像优势,灵敏度高、准确性好,能早期发现、诊断许多疾病,尤其是肿瘤和心脑疾病。
无辐射损伤:与PET-CT相比,PET-MRI中的MRI对人体无放射损伤,减少了患者除成像药物外所接受的放射剂量。
软组织分辨率高:MRI的软组织分辨率远高于CT,可提供更清晰的解剖学精细信息,有助于更有效地发现软组织病变。
long8应用
肿瘤诊断:可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、良恶性鉴别、全身转移灶探查、术后复发和疤痕鉴别、放疗后复发和照射性坏死鉴别、肿瘤治疗疗效监测等。
神经系统疾病:可对癫痫灶准确定位,诊断抑郁症、老年性痴呆、帕金森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。
心血管疾病:能鉴别心肌是否存活,为是否需要手术提供客观依据,是心肌梗塞再血管化血运重建等治疗前的必要检查,并为放疗评价提供依据。
检查流程
检查前准备:检查前一天避免激烈运动,晚餐为清淡食物,晚餐后禁止任何食物,包括含糖饮料、高糖分水果,检查当天不用早餐,不做强烈活动。
注射显像剂:在患侧对侧建立静脉三通管道,成人注射8-10mCi18F-FDG,防止显像剂外漏。
图像采集:注射后在安静、避光的室内卧位或半卧位休息,注射后45-60分钟开始图像采集,显像前必须排尿,并且不要让尿液污染皮肤或衣裤。
检查中:检查过程中需仰卧位,全身放松,保持身体不动。
检查后:检查后,受检者不要马上离开候诊室,等候图像处理结果。
适用人群
健康体检:适用于社会精英、生活压力大、身体透支的人群,如高层公务员、企业高管、演艺明星等,可定期进行PET-MR检查,排除重大隐疾。
长期疾病史者:如患有乙肝、慢性萎缩性胃炎等,平日多以药物控制,这类人需定期进行PET-MR检查,排除病情加重及并发症。
有肿瘤病史或家族史人群:癌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,建议这类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PET-MR防癌筛查。
不良生活习性者:长期作息无常、暴饮暴食、中老年女性下体不规则流血等,这些情况均需引起注意,通过PET-MR检查诊断,降低肿瘤的发生概率。
不足之处
价格昂贵:由于设备价格高昂,目前全国购置该设备的医疗机构较少,使得PET-MRI检查价格昂贵,近乎2万,这也是它小众的原因之一。
尚未广泛使用:PET-MRI检查目前还未被广泛使用。
部分人群禁忌:体内安装了金属或心脏起搏器的人,不能做此项检查。
对某些器官显影效果不佳:对于胃肠道、肺部等空腔器官和运动的器官,MRI难以有比较好的显影,因此PET-MRI检查对肺结节的诊断帮助并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