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-MR(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/磁共振成像)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,它结合了PET(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)和MR(磁共振成像)的优势,提供了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同步获取,实现1+1>2的效果。PET-MR通过将放射性示踪剂(如18F-FDG)注入人体,利用PET技术观察这些示踪剂在组织中的聚集情况,反映组织的代谢活性。MR部分则提供了高分辨率的解剖图像,有助于更清晰地显示病变。PET-MR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恶性肿瘤、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的早期筛查和诊断,尤其适合儿童和需要多次检查的患者。
PET-MR的优势在于:
高灵敏度和特异性,能够早期发现微小肿瘤,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。
MR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于CT,有助于更清晰地显示病变。
无电离辐射,适合对儿童和需要多次检查的患者进行扫描。
PET-MR检查前的准备包括:
确认无禁忌症,如体内有心脏起搏器、胰岛素泵、神经刺激器、人工耳蜗等非磁共振兼容的植入物。
检查前至少6小时禁食,但不宜过度饥饿。
检查前24小时内避免剧烈及长时间运动。
如果有糖尿病,需控制血糖值在11.1 mmol/L以下。
避免口服或静脉应用含葡萄糖的液体。
检查前排空小便,更换衣物,去除随身物品。
学会在吐气末进行屏气。

PET-MR检查过程包括:
注射放射性示踪剂。
受检者躺在扫描仪中,保持静止,进行全身扫描。
检查时间可能较长,需要受检者配合。
PET-MR检查禁忌包括:
体内有非磁共振兼容的植入物。
严重的幽闭恐惧症患者、危重症患者等无法配合完成检查的患者。
孕期及哺乳期妇女、婴儿、儿童等患者须考虑辐射安全。
PET-MR检查是一种无电离辐射的高端检查手段,可以作为疾病预防的高端检查手段,尤其对肿瘤检查效果较好,一次全身扫描可以发现全身病变。